以下的寫作方法,將是從《大學》的文字舖排中,挑選出關鍵字,並系統性的予以分析。

挑選的標準,一方面是以該關鍵字的出現頻率,一方面是以該關鍵字的歧義性。所謂歧義
性,乃是指該字項具備多種意義,選擇不同的意義將導致不同的詮釋。所謂系統性,乃是
預設──《大學》的文字鋪排具有一定的秩序,而這套秩序決定了《大學》的詮釋。

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」
「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靜,靜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。」
「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;」
「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。」
「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先治其國......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。致知在格物。」
「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後意誠.......國治而后天下平。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「此謂知本,此謂知之至也。」(《禮記‧大學》此句列於『所謂誠意』之前)
「此謂知本。」(《禮記‧大學》此句列於『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』之前)_



總共出現四處:1. 知止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2. 知所先後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3. 致知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. 知至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 5. 知本

對於這四處的「知」,各家見解不同。「知至之知」和「致知之知」兩者無疑是一物,姑
且合稱為「致知之知」。所以,爭點就會在於:「知止之知」「知本之知」「致知之知」
三者的區別。以下整理各家見解。

朱熹說

「知止之知」:所知之「止」,是止於至善之止。朱熹從文字鋪排處著眼,「止於至善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後接「知止而后有定」,兩句的止距離將近,故作此解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「致知之知」:就是「知止之知」。這種「知」是真正的知識。張載程頤區分聞見之知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德性之知。但朱熹強調內外本末一以貫之,不該析心物為二,所以要以一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種工夫將內心與外物一以貫之,這種工夫就是格物。

「知所先後之知」:是一般意義的知,換言之,是知悉之知。
    
「知本之知」:朱熹拆解《大學》篇章結構,作〈格致補章〉〈知本章〉。這也是朱熹執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著於從文字鋪排處下手的結果。《大學》文字鋪排,有「所謂正心」「所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謂誠意」,卻無「所謂格物」「所謂致知」,故朱熹以為佚失。

王陽明說

「知止之知」:未講明。推測為「知止之止」是「止於至善之止」。在王陽明的理論中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止於至善,即復其心之本體,是一個大工告成的境界。

「致知之知」:良知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「知所先後之知」:未講明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「知本之知」:未講明。
   
徐復觀說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「知止之知」:這裡的止是「止於至善」之止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「夫堅白同異,有厚無厚之察,非不察也,然而君子不辯,止之也。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(《荀子‧修身》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故學也者,固學止之也。惡乎止之,曰止諸至足。曷謂至足?曰聖也。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《荀子‧解蔽》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「致知之知」:「致知」即是以人的知能求取物的道理。「致知之知」是致知的結果,換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言之,是真正的知識。真正的知識,是儒者的知識,對反於辯者的知識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凡以知,人之性也,可以知,物之理也。以可以知人之性,求可以知物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之理,而無所疑止之,則沒世窮年,不能偏也。」(《荀子‧解蔽》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「知至之知」:這裡的至是「止於至善」之至。由此看來,「致知之知」既是「知至之知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也是「知止之知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「知所先後之知」:徐復觀並未講明。參下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「知本之知」:徐復觀區分「物」與「事」。天下國家身是「物」;平治齊修是「事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格物之物」即是天下國家身,而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。但本末非輕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徐復觀對「知本之知」並未講明。但「知本」的意思是知悉什麼為本什麼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末,而「致知」的意思是求取真正的知識。「知本」固然也是一種知識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但這種知識和「致知」所求取的知識,是兩種層次的知識,不該混為同一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種知識。而「知所先後」類此。故,姑且解為一般意義的知,知悉之知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譚家哲說

「知止之知」:譚家哲區分知止的兩個面向,就客觀言,是止一切外物於其至善的境界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就主觀言,是止內心的欲求以成至善。譚家哲曾在〈從《堯典》之啟發論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中西音樂型態之差異並重構歌詠之句法結構〉區分尚書與禮記的差異:同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樣是在處理音樂,後者偏向事物之理,前者偏向人之存在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凡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人心之動,物使之然也。感於物而動,故形於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聲。」(《禮記‧樂記》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「詩言志,歌詠言,聲依詠,律和聲。」(《尚書‧舜典》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譚家哲認為《大學》在性格上異於《論語》側重人之存在,而偏於事物之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理。「知止」便是在此脈絡下來理解。人應知於一切物欲中有所止而使存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在達於至善。

「致知之知」:《大學》作「致知在格物」而非「欲致其知先格物」。譚家哲以為「格物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與「致知」本一事,應作「格物致知」。「致知之知」是「知止之知」,
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 也是「知本之知」。致知格物是誠意之本,這個本近似於前提條件,但這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個本並非誠意所要處理的對象。

「知所先後之知」:「知所先後之先後」即「知本之本」。

「知本之知」:譚家哲區分「本末在先」「而后始終」。前一組概念指涉的是人的努力次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序,後一組概念指涉的是事物的因果次序。「知本」的意思,就是知悉什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麼是本什麼是末。所以人若要使存在達於至善,就要格物致知,然後知悉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什麼是本,然後在本處努力,這就是事之始,有始有終,然後就能得,得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至善之境界。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劉又銘說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「知止之知」:「知止之止」是大學之道。劉又銘依《大學》後文,解明明德為「顯明自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身的光明德行」,解新民為「無所不用其極去革新自己與他人」,解止於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至善為「每個人都朝著自己應止的目標而實踐」。「知止之止」,是知悉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大學之道這個終極目標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「致知之知」:「知」就止定靜安慮得之「得」,所得為真正的知識。這個知識,就『是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關於生活世界中種種「物」的價值的本末輕重以及相關諸事的先後次序的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知識。這種現實情靜脈絡裡所蘊涵的「本末終始」其實就是諸般事物的內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在所應有的秩序和律則,它就是「道」的內涵。』當有了「本末終始」的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真正知識後,離「道」也就不遠了。而這個「本末終始」,就是「慮」之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所得。所謂格物,就是止定靜安慮得之「慮」;所謂致知,就是止定靜安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      慮得之「得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「知所先後之知」:參上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「知本之知」:「致知」的結果就是「知本」,而所謂的本,也就是本末終始。從「致知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 在格物物格而后致知...」到「...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」,這部分就是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朱熹誤以為佚失的「格物致知論」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rit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