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?不安全?
明天過後,要嘛我在閉關讀書,要嘛我在中正一分局作筆錄。
目前分類:志──夢裡不知身是客 (87)
- Dec 06 Sat 2008 15:39
OL - 十二月六日
- Dec 06 Sat 2008 00:39
OL - 十二月五日
我覺得我的網誌以經失序了,所謂窮盡的分類實在是不可能的事情。難怪法律教科書和法律系老師總是不斷的進行分類工作,亞里斯多德說的或許沒錯。
早上的經原都在睡,但起碼有聽到一點;下午的債各又翹了,為了青輔會。
- Oct 28 Tue 2008 20:50
OL - 十月廿八日
社會科學都下鄉了,人文學是否也該田野調查?司馬遷探勘過大江南北,蘇轍亦曾壯遊,甚至孔子也到過列國啊。
如果說儒學和佛教鎖定的對象在於菁英,那要一探道教究竟,是否該走入民間?
- Oct 22 Wed 2008 23:13
OL - 十月二十二日
晚上,舊體改建工程公聽會,台大學生會一場尋找敵人與武器的戰役。
下午,一封簡訊告知,太后與阿姨下了台。
- Oct 13 Mon 2008 01:35
OL- 十月九日
早上,在雨中來來回回了台北帝國大學,一切都糊糊的、濛濛的、髒髒的。腳是濕的、臉是冷的、心我卻努力保持它的平穩。
舊體工程延宕案。總務處營繕組壓力很大,大到你不忍心再要求些什麼;工地負責人態度很好,好到會捨不得怪罪他。但不行,總是有人要負責,氾濫的溫情主義只會壞事。其實我沒有講什麼話,整個案子發展到現在,講什麼話也無甚助益,況且,學生的出現已足以讓這些人如坐針氈,儘管大家都知道學生對此其實施不上什麼力。
- Oct 02 Thu 2008 22:23
OL - 十月二日
學生會迎新,辦得比想像得小,來得比預期得多。
各部的簡報讓我很感動,儘管論調不一,說詞歧異,但背後蘊藏的理想卻是同一。雖然有些粗糙樸拙,但我覺得這種質勝於文的感覺不差。雖然旁人可能不作如是觀。
- Sep 13 Sat 2008 16:55
LJ - 自問自答
「得」這個字很奇妙。在使用這個字的時候,彷彿預設了一個前提:我們獲取了某種原先所沒有的東西。但這個預設又並非這麼明顯而穩固(所以才說『彷彿』有這麼樣的一個預設)。為什麼會說「並非這麼明顯而穩固」呢?舉個例子,當我們使用「自得」這項詞的時候,其實那個自得的人並沒有真正獲取到什麼,他還是他,不多不少。但是這又不代表「自得的人」與「不自得的人」可以畫上等號同一。再舉個例子,當我們使用「心得」這項詞的時候,指涉的對象並非一個句子、一段話、一篇文章,而是一連串的片段、畫面、場幕,以及各種情感知覺的交錯重疊。
以下,是幾個問答,嘗試去揭露我對於這次迎新宿營的所得;以上,茲以為序。
- Aug 30 Sat 2008 20:54
LJ - 不要難過了啦
- Aug 27 Wed 2008 16:00
HS - 人文營也有個人字
- Aug 13 Wed 2008 20:07
YT - 我失去溫柔的能力
捲捲是一隻刺蝟,牠的生殖器不等於腳也不等於尾巴。
米勒是一位畫家,他和米蘭沒有直接關係。
- Aug 07 Thu 2008 00:59
SB - 這感覺真得超變態的
想要寫些什麼,但墮落的懶意(這詞用得真噁心)卻阻止我下筆。
「這感覺真得超變態的」,三天兩夜裡我最常講得就是這一句,而那不堪回首的愚行蠢事,著實讓我「心曠神遺」,不能自己。既然台南是那麼一個文風鼎盛的勝地,我也在此附庸風雅,為這趟行旅詩上兩筆,茲以為序。
- Jul 26 Sat 2008 01:25
OL - 七月二十五日
或許是大學博覽會的操勞過度,或許是右眉上的創傷發言,或許是我壓抑太久那句好久不見,或許是我真的愈來愈輕浮。
我病了。這感覺很熟悉。忽冷忽熱,亦暈亦沉,是夢是醒。過去一年來這感覺常常纏繞著我,洽似幽靈。
- Jul 16 Wed 2008 23:22
OL - 七月十二日
昏沉沉的起床,昏沉沉的洗澡,昏沉沉的敲門。
一切都上了軌道,毋須我多問。
- Jul 16 Wed 2008 22:52
OL - 七月十一日
六點二十敲門真得會很火大。不過很有效。
早上的奶茶一如往常具有塑膠的鹹味,難怪我這四天都臭著一張臉。
- Jul 14 Mon 2008 15:33
OL - 七月八日
八點半,駐站。到了之後才知道正式的時間其實是十點半。
table game沒玩到很可惜,桌椅搬來搬去很累人,什麼都不確定很生氣,忙裡偷閒很有趣,陌生的企劃案一堆堆很著急。
- Jun 27 Fri 2008 00:54
LJ - to be or not to be
- Jun 22 Sun 2008 01:21
OL - 六月二十一日
早上消磨民主營的咖啡還沒冷,耗了整個下午的宜蘭已黃昏。
熱、計程車、肉骨茶與鴨肉米粉、夜光不是螢光、正義、姊姊未婚妻朋友的母親、夢醒時分、阿ㄆㄨ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