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整理〈大學章句序〉,可以得出朱熹對於「學」的理解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 ( 1. 性善。 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2. 『天降生民,則既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。』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3. 每個人的『氣質之稟或不能齊』    
    4.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『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』。
    5. 有些聰明睿智之人能盡其性。
    6. 『天必命之(聰民睿智之人)以為億兆之君師,使之治而教之,以復其性。』          
  ( 7. 善性復。 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 ( 8. Happy Ending )

括弧裡的內容,是在序言中沒有講明但是可推而得知的。整個過程就是「學」的過程
。『古昔盛時所以治隆於上,俗美於下,而非後世之所能及』,箇中原因,就是因為
古昔『當世之人無不學』,而『其學焉者,無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,職分之所當
為,而各俛焉以盡其力。』

因為「學」很重要,所以設置大學小學的制度,而大學又比小學重要。因為大學很重
要,所以「大學所以教人之法」很重要。《大學》的地位,就在朱熹的操作之下節節
高升。


朱熹以此為出發點,認定《大學》為曾子所傳,並拉抬曾子在孔門弟子中的地位。然
後以『及孟子沒而其傳泯焉,則其書雖存,而知者鮮』為名義,修改《禮記‧大學》
的篇章編排,這麼做的用意,是為了讓《大學》與他的理論保持一致。這是朱熹版的
「述而不作」。


綜觀《大學章句》,朱熹把「明明德」「新民」「止於至善」視為一個次序。從「明
明德」到「新民」是一個由自己到他人的過程,而「止於至善」是這個過程的理想狀
態。『明德為本新民為末』,本末可以透過空間感加以理解,自己是這個空間的中心
,他人則是中心輻射出去的所及。『知止為始能得為終』,終始則類似時間序列,始
是努力的開始,終是努力的成果。


『修身以上(格致誠正)明明德之事也』『齊家以下(齊治平)新民之事也』所以就修身
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這個次序來看,是由自己向外擴展的新民之事;而就格物、致
知、誠意、正心這個次序來看,是自己向內充實自己的明明德之事。


這是一個立體的圖像:
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致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物 ─────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深藍色   物(『物猶事也』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藍    色   心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淺藍色   心內活動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格 │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│誠         藍綠色   身外實踐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亮紫色   心向外的活動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暗紫色   心向內的活動
  他人←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己 ←────┘
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平   治   齊     修      正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由此可見,朱熹理論中最重要的環節,便在於其「格致論」。錢穆在《朱子學提綱》
其中表示:『理學家所重之理,由在心性方面。心性之理,則貴反求而自得。朱子不
然,認為內外本末,須一以貫之,精粗具到,統體兼盡。』(P105。台北:東大)透過
「一以貫之」語,便可明白朱熹為何如此推崇曾子,以及〈格致補章〉的用意。蓋格
致論的提出,其預設的言說對象,乃是朱熹同時代的理學家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朱熹格致論承繼程頤。程頤說『格猶窮也物猶理也』又說『物不必謂事物然後謂之物
也』,並為窮理作一小結『應接事物而處其當然』。可見程頤論格物窮理,仍偏重於
人事上,且兩者並沒有顯著區分。朱熹則辨格物窮理,他說:『言理則無可捉摸,物
有時而離。言物則理自在,自是離不得。』而這又牽涉到朱熹的理氣論。再次可見,
《大學章句》必須放在朱熹的理論脈絡下來理解。

就「止定靜安慮得」六字而言,朱熹的理解是這樣的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知「止於至善」之止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『止,所當止之地。』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定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『知之,則心有定向。』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靜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『靜,謂心不妄動。』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『安,謂所處而安。』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慮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『慮,謂處事精詳。』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 得「止於至善」之止  『得,謂得其所止。』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要注意的是:「知止」之知,既是「知至」之知,也是「致知」之知。這麼理解下來
,整個「明明德─新民」過程的源頭,便是知止,而這個止,就是止於至善之止。暫
且簡化這背後的邏輯:

    1. 知「至善」
    2. 知所止      (→定→靜→安→慮)
    3. 得所止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邏輯上來看,能夠知「至善」即能夠知「至善之所止」,也就能夠啟動「定靜安慮」
,也就能夠得「所止」。所以,關鍵就在於,該怎麼知那個「至善」?而根據朱熹的
理氣論,那個至善就是所謂的理,知「至善」也就是窮理,窮理是就大處而言,具體
來說,就是格物致知。格物所致之知,就是知「至善」之知。(紅字為動詞)


回到「明明德」「新民」「止於至善」三者的關係。誠然,「明明德」和「新民」是
人所應為,但要這應然成為實然,就要有一個動力來源,這個源頭就是作為道德呼喚
的「止於至善」。至善是一種理想狀態,要在現實去實現這個理想狀態,這就是「止
於至善」。

   
但理想並不是空想,套用理學家的語彙,理想不僅僅是心內之事,換言之,理想不能
夠一反求就自得。理想必須「內外本末一以貫之」。所以要格物,才能夠致知,致至
善之知。


結語:朱熹是個現實感很重又充滿戰鬥精神的理學家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ritti 的頭像
    vritti

    VRITTI

    vrit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