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剛拼完端午南屯的長竹屐,在雨過天晴之後島嶼山脊的曲線,衡亙在台中盆地背景之中,最突兀的三角尖狀是能高山,往左一點應該就是合歡山、奇萊山了,這三千公尺的中央山脈,每年夏天幫台中盆地擋去輪番來去的強烈颱風,造就了島上氣候最溫和的安全城市。
除了好氣候,夏季台中盆地的鄰近山丘,盛產了好吃的荔枝及嫩脆鮮甜的麻竹筍,再加上南屯麻薏的甘苦,調節了炎夏躁熱身體,只能說台中人是這般幸福,不用忙著擋颱風,還能享受著近郊供應的物產。 這紅荔枝、綠麻薏、黃麻筍,是夏天的幸福色彩。
退火麻薏冷湯
市場邊的麵攤貼出了紅紙,上面寫著「麻薏上市」,這意思就是她們開始有賣麻薏湯了。
說是台中麵攤應時在地食物,不過至今為止,都還未曾吃過外頭賣的麻薏,從小印象中,麻薏就是自家媽媽的廚房端出來的,大人也會告誡著別去吃外面賣的麻薏,因為麵攤為了保持翠綠的湯色,多少會放點添加物,怎麼說還是在家煮的好。
市場買來麻薏通常是一大把,長度大約60公分左右,處理的時候把葉子對折,然後順著葉脈撕下綠葉,只留下這些撕好的葉片,梗則丟棄。撕碎的葉片放入袋子丟些鹽巴,用雙手像洗衣服一樣搓揉,用細網把綠色苦汁沖洗掉,留下細碎的葉片,挑出剛剛沒有撕好的殘留葉梗,挑的乾淨喝起來才會咕嚕順口,挑葉子洗麻意有點花時間,這也是麻薏越來越少人煮的原因。
煮麻薏前先煮地瓜,地瓜切小塊點,把揉洗好的麻薏用果汁機打碎,變的黏滑滑的樣子,倒進鍋子跟地瓜一起煮,打過的麻薏會出現黏滑感,就不用再勾芡了,這樣的麻薏可熱可冷食,也可以拌點飯滑滑的大口吃,通常午餐時煮好一大鍋的麻薏,吃剩下的放入冰箱,就是下午玩樂後的冰涼點心。微苦的麻薏配著甜甜的地瓜,冰冰涼滑溜順口。
麻薏正盛,為台中盆地的人們獻上這道退火的季節冷湯。
當日現採的紅荔枝
圍繞著台中盆地的山丘地,從大坑、太平、大里、霧峰到草屯地區,這一路往南的郊山都有荔枝栽培,正式進入夏天時,也是這些荔枝飽實轉紅、成熟上市的季節。受地利之便,台中人非常幸福的,每天都能吃到當日採收的新鮮荔枝。
往東從太平郊區一直到過了頭汴溪右側區域,都是荔枝園的天下,住宅或是營區附近幾乎到處都是荔枝園,還記得十幾年前居住在太平,上國中的日子每天都要經過一片不小的荔枝園,那是一家老診所住宅,住宅圍繞著密密麻麻的荔枝老樹,是庭院也是果園,國中畢業的那年夏天,荔枝果實纍纍垂掛在路旁,公車行過時同學們就看準車速伸手從車窗摘下荔枝來吃,雖然司機都會吆喝的說:「那些荔枝有洗藥仔,賣歐北吃。」,但是偏偏摘荔枝的刺激是比吃荔枝還興奮的,住在太平的日子,要買荔枝時出門附近繞一下,就會看見歐巴桑女工在樹下整理那些剛剪下的荔枝,這就是當地人買現採荔枝的地方,荔枝最重視採收的鮮度時效,所以才會有快馬加鞭送貴妃的故事,這堪稱是最早的產地直送宅配了。
吃當天採收的荔枝,果肉清甜口感飽水,隔一天之後,果肉的飽水感就會略差,味道也會變重,隨著時間,荔枝的紅艷會慢慢黯淡最後轉黑,轉黑的荔枝就真的不想動手剝來吃了。
在台中買荔枝,也最好是往東邊走去,那些路邊擺著大簍荔枝,正在整理枝葉的攤販,比起水果攤這才是買荔枝的好地方,立夏過荔枝剛上市時,價格不太親民也還不太好吃,隨著端午逼近,紙箱板上手寫的價格會從三斤一百降到五斤一百,這時候就可以享受好吃荔枝了,買個兩天內可以吃完的份量就好了,吃完再買求新鮮。當紙板上寫八斤一百時,品嚐荔枝也就接近尾聲了。
吃完荔枝時,把枝梗留下來編成手作圈環,配上端午香包留下今夏的荔枝美味回憶。
嚐鮮甜麻竹筍
台中的山郊區是好吃的麻竹筍產地,除了麻竹筍之外綠竹筍也有,近年大坑的麻竹筍也打出名號,貴氣的稱之為「黃金玉冷筍」。
麻竹筍是平民普及的食材,夏天開始一直盛產到秋季。一進入夏天,市場馬路旁都有阿伯載來沾黏濕土的鮮筍,市場內也有專賣煮好冷卻的綠竹筍,連沙拉醬都齊備好了。
麻竹筍是個頭很大的筍子,一支一秤少說三、四斤,筍子最怕時間、最怕老,一買回家就得趕緊處理,不得已要放進冰箱,最好把筍子屁股抹上鹽巴,讓筍子可以保住濕度,一般小家庭很難一次就消化一大根筍子,可以把筍子一半切片煮筍湯,另一半保留大塊也一起小火慢慢煮,等煮透了放涼就保存冷藏起來慢慢使用,稍微放涼的冷湯比熱呼呼的湯好喝,單純的筍湯不需要放排骨,喝它的清爽與脆嫩口感。
筍是土地之鮮,在所有的菜蔬瓜果中很難有這樣鮮美之物,能吃筍、懂吃筍,都是相當令人滿足的生活趣味,端午節的大顆肉粽,配上一碗無油的清筍湯,解膩平衡,正是粽子好搭檔。
筍子跟荔枝都是不等時間的美味,台中盆地因運送上的地利,吃最鮮的荔枝、最嫩的筍。
在夏天可以這樣盡情享受物產的豐隆美味,加上一碗冷麻薏湯,住在台中真是幸福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