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「這項議論的結尾部分完全錯誤。假如投資下跌,那麼會有三種現象可以終結蕭條。」
「本人洗耳恭聽。」
「首先是利率下跌,因為有太多人儲蓄、卻太少人投資。利率下降促進新投資,減少儲蓄的吸引力。這事讓體系恢復的一個方法。」
「是的,你或許是對的。」
「那麼你同意嘍?嗯,那麼我接著說下去。第二個穩定的效果是蕭條時期薪資下跌,讓新的企業更容易獲利。這也可刺激新的投資。」
「你或許又說對了。」
「第三,房地產、消費品、資本財的價格下跌,表示貨幣的實質購買力增加。這將誘使人們再度恢復消費。」
「我也可以同意這點。有許多次短暫的衰退,無需政府的干預變很快就結束了。這點需要解釋,而你或許正好解釋了其原因。那麼,你對政府的角色有何建議?」
「只要保持平衡預算以維持財政穩定,俾以維持信心,直到修正降臨,它總是會來的。」
「這點你必須謹慎才行,因為一旦蕭條嚴重惡化,經濟動能可能和你的預期不一樣。」
「或許復甦只是晚一點來臨而已?」
「很晚才會來臨,在這段時間裡,我們全死了。」
──取自:《景氣為什麼會循環》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