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要先說明的是──儒學的權威來自於兩者,經典與聖人,而經典之所以為經典,也是因為那紀錄著聖人的言行,或者那根本就是聖人參與下的結果。而儒學普遍認同的聖人即為孔子。基此,下個簡單的定義,儒學就是追慕孔子的思想。


以下宇宙觀泛泛之言,是根據「經典」與「對經典的詮釋」而來,揉雜了各家的說法,但基本立場我認為是儒學的。


宇宙現象可以分成「陰」與「陽」兩種傾向,換言之,就是積極與消極的傾向,這兩種傾向其實就是兩種力量作用下的產物;一種力量叫作「乾元」,一種叫作「坤元」,用八卦表示,乾卦是六爻皆陽,坤卦是六爻皆陰。而「坤元」其實也就是「乾元」的反作用力,所以,「乾元」是創造、發生、進步的力量,而「坤元」就是順應、承受、保守的力量(如果我們把他理解成力量)。


《朱子語類》說:「元」是天地創造萬物的端倪。為什麼要說是端倪?如果純粹就概念上去分析,每一個現象都可以被拆解成「開始」與「繼續」,所謂「毀壞」,其實就是不再「繼續」。宇宙現象隨時都在流動變化,所以隨時也都有「開始」,但這樣的流動變化卻是連綿不絕,所以隨時也都有「繼續」。


「乾元」就是「開始」的力量;「坤元」就是繼續的力量。所以《易傳》說「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。」「大哉坤元,萬物資生。」有乾元,才有創始;有坤元,才有生長。而這個「創始生長」,就是儒學所著重的「生」。


如果探究生活、生存、生命的意義到究竟,會遇到一個玄之又玄、莫名其妙的源頭,而這個源頭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。儒學肯定了這個泉源,但儒學不直接指稱它,而是去指稱它的作用,那就是「創始生長」。這個作用是無間無斷的,因為宇宙現象不是獨立的一次「創始生長」,而是具有連續性的「創始生長」,而且這個連續永無止境。所以不只「生」,還要「生生」,還要「生生不息」。


所謂「生生」,不只是「主體使客體創始生長」,而是「主體使客體作為主體而創始生長」。萬物能夠生生不息,這是天地的化育,但是這遠遠不夠,人必須要成為主體,並且擔負起「生生」的責任,這樣子才是讓天地的化育完整,而這時天地人才能合而為一,也就是「與天地參」。



儒學的最高境界,就是「參贊天地之化育」。





*

這是一個沒有來世、沒有救贖、沒有涅槃、沒有絕對、只有義務與戰鬥的宗教...
超悶的。

這也是為什麼儒者常常會尋找儒學之外的歸依,老莊、佛教、基督教。











後記:怡安問我「生生」及儒學的宇宙觀,隨口回答,心有未安,作此文聊以自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ritti 的頭像
    vritti

    VRITTI

    vrit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