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所謂道家係指老莊,當然先秦以後還有很多發展,甚至於當代所謂的新道家。但這些我都不熟,只能憑印象給點意見,而這些印象也只以老莊為限。


*


其實也不是沒有依歸啦,儒學也有依歸呀,依歸之處在於「仁」。
道家也有依歸,依歸之處在於「道」,
但《老子》的道與莊子的道相當不同。





對我來說,《老子》和《莊子》(內七篇) 分別代表兩個不同的典型。


《莊子》揭示了理想境界「真人」──

在精神狀態上是「逍遙遊」,在知識層次上是「齊物論」,在修養工夫上是「養生主」,要與「人間世」應對是險惡的,不與之沉浮才是「德充符」。一切理想的根源是作為「大宗師」的道,而當這一切理想落到政治上,也就足以「應帝王」。

這是一套成就理想境界的思想。裡頭沒有義務,沒有奮鬥,只有澄澈與坦率。所謂歸依,也不過是「與造化遊」。







《老子》就不一樣了,它背後有一個很強烈的問題意識「治」。
老子前四章可以當成一組來理解,

第一章:「道」作為無又作為有,故要「常」無還要「常」有,才能觀其徼妙。
第二章:有無相生,故聖人處無為之事。
第三章:聖人之治,為無為,則無不治。
第四章:道沖,而用之或不盈。

第一章序言:「道」是不能用語言限定,因為用語言來說,它是有也是無。

第二章表明:有與無是相對的,為與不為也是相對的,所以聖人處無為之事,這樣才不會當事發展至極致時返回其對立面,這就是功成而弗去。

第三章表明:第二章是就「事」而言,第三章是就「治」而言,因為有無是相對的,所以當揭露有時也就是顯現了無,所以為無為,這樣聖人就不會使民與之對立, 於是就無不「治」。

第四章表明:「道」是虛空的,但正是這個虛空的作用塑造了一切。虛空的作用為何呢?舉例而言,一個鍋子在我們眼前,乍看之下是鍋子的形體區隔了鍋子的裡與外,但換個角度看,也可以是「沒有鍋子的一切」界定了「鍋子的形體」。是臉還是花瓶?是無還是有?


從「道」開始,聖人處事,聖人之治,然後道用之不盈,又回到「道」。在這裡來看,《老子》就是一部立意相當鮮明的著作,某種角度來看,它的編排還相當嚴謹。

這是一套謀求「治」的思想。裡頭傳遞出一個訊息:「想要得到它,就要放下它。」《老子》的歸依之處在於七十九章最後兩句話:「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。」




















**

我自己是把《老子》當成一部道家教科書,裡頭的語句不是一人一時一地所作,但卻由一個(或一群)編輯者,有意識地將這些語句有系統的組織起來,而形成一了一部各章獨立卻又前後關聯的著作。之所以這麼認為,是因為《老子》各章的內容其實並沒有一貫性,章與章之間好像沒有一種規則,而且各章的筆法和語氣都不盡相同(甚至有衝突矛盾),但如果細細推敲,又可以發現這樣子的編排是有一定道理。(如同《論語》)


至於《莊子》,內七篇乃莊子所作應該是學界所公認,而《莊子》與《論語》《孟子》十分相像,文字背後的人格形象十分鮮明。《老子》則與之不同,比較像是傳世的文章。


以上論述相當恣意,看看即可。











***



老子第四章的原文是:「道沖,而用之或不盈,淵兮,似萬物之宗;挫其銳,解其紛,和其光,同其塵,湛兮,似或存。吾不知誰之子,象帝之先。」沖為「盅」的古字,盅是一種容器,能容物。


《老子》的「無」很難懂,但只要問一個問題,就能夠帶來很多啟發,這不僅可以幫助理解「無」的能動性,還能夠幫助理解「無」的包容性,更能幫助理解《老子》柔弱勝剛強的意義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「你真的覺得是你在幹她,而不是她在幹你?」















 

 

 

後記:怡安問道家與儒學的差別,前者非我專業(後者又何嘗是了呢),惟近來在看陳鼓應《老子今註今譯》與錢穆的《老莊通辨》,借題發揮而已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ritti 的頭像
    vritti

    VRITTI

    vrit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