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應該是我第四,或第五次看《無米樂》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從第一次看到時,對於淳樸鄉村的描寫,使我憶起短暫而豐富的童年時光。台北出生的我,有一陣子是在台中讀幼稚園,父母親初上台北打拚,工作繁忙,便讓我回到台中鄉下和祖父母同住,每日放學回家便是在田裡、水溝邊和小竹林穿梭遊玩,暑假時更有長長的夏日,望不盡的田野……那時的我只會講一種語言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回台北後,我依循著教育體制,從小學、國中、建中,轉而到了台大,我學會了經濟學的視野,看到片中農民辛勤工作的同時,不是想到政府應該做些什麼,而是基於農業就業人口的減少和農業產值佔 GDP 比例的下降,不管農業願不願意,它都已經不重要了。依據我所知的市場經濟觀點,政府不能也不應將全體國民繳納的稅款,浪費在補助從業人口逐年下降,已經不足六十萬人的農業,更別提生產總值只佔 GDP 的1到2個百分點之間……這時,我嫻熟的是另一種語言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經過一年在台大與濁水溪社的歷練,我逐漸瞭解到,許多事物之所以表面上看來二元對立,往往是因為沒有仔細地爬梳原有脈絡,奠基於紮實的歷史分析之上,才真正有討論政治、經濟和社會這三大社會科學領域的可能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《無米樂》三字,指涉的是農人對於土地、對於傳統生活方式的眷戀,而本片的受歡迎,某種程度上也暗示了整個社會在現代化過程中對於前現代的懷念,只是一般的反應往往只會停在:「啊,那便是我們一去不復返的美好生活樣態。」而沒能更進一步地指出隱藏於俚俗笑語之後深沉的無奈,那真正的樂天知命。

後壁鄉老農種田數十年如一日,稻價亦如是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政治上,從國民黨政府的一連串土改政策開始,一直到「以農業培養工業,以工業發展農業。」甚至修改農發條例使農地得以自由買賣,最後,近期的休耕政策和加入WTO。標語上說的是為了農民利益,事實上卻造成一種傳統生活方式的徹底毀滅,末代稻農、末代滅農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經濟上,稻價米價肥料稅制,無一不受制於政府,扭曲市場的結果,使得農民只能任由政府擺佈,農業也就此失去了生機。該交糧就種稻。困守農村的農婦被迫前往工廠擔任女工,為政府正打算發展的輕工業充當廉價勞動力,年歲漸長,輪到子孫賣命,這一次,得離鄉背井。我的父母親分別從台中神岡和雲林台西,來台北打拚,結識於眼鏡工廠,相戀、結婚,先租後買,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社會上,如此的社會變遷現象,幾乎是每個傳統社會邁向現代社會的固定腳本,只是抽換了角色名稱和陪襯音樂,但發展難道就只有一條道路?其他社會的發展經驗於我們,若毫無思考反省便直接標準化地套用,則歷史有何用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在結構面前,我們謙卑,但不屈服。






──取自:〈《無米樂》─發展社會學課堂筆記〉。張勝涵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ritti 的頭像
    vritti

    VRITTI

    vrit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