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類會追求「超越」。這種「超越」,簡言之,就是「好還要更好」。「超越」可以發生在很多事上,物質層面、制度層面、乃至於精神層面皆然。

至於什麼是「好」什麼是「更好」,這是古今中外許多哲學家在討論的問題,很可惜,我們很難為其下一個客觀的判準。但,可以確定的是:在每個人的心中,都會有一個「完美」的概念──請注意,是「完美」而非「完美的」。這個「完美」,是絕對的、無限的、永恆的、至善的。就是在這個「完美」的概念作用下,我們會追求「超越」。值得澄清的是,心中有一個「概念」,並不代表必然有一個「概念」。我們大可給予這個「完美」的概念任何一個我們喜歡的稱號,但並不代表這個「完美」的概念必然存在。

我稱此「完美」為「皇極」,這是取自尚書鴻範篇的字詞,根據方東美先生的解釋,皇極的意思即是大中,是宇宙之終極奧祕的象徵。因為是宇宙之終極奧秘,所以這不是人類可以用語言去描述的,既然無法描述,那我們只好用一個符號去象徵它的意涵,而這個符號在尚書鴻範篇裡就被稱為皇極。

有形而上者,也有形而下者。由後者我們所組成的集合我稱之為現象界,由前者所組成的集合我稱之為非現象界。現象界中的單位我稱之為現象。現象可以是一事也可以是一物,現象所以為現象之處在於:現象是可以被檢驗的。人類身體的感官所能夠感知到的對象,就是現象。其餘,即屬非現象界。

人類會追求「根源」。礙於自身的侷限性,人類對於宇宙之終極根源是無知的,在這種情況下,人類往往會設計符號去象徵這個根源。我稱行而上者的根源為「天」,稱形而下者的根源為「地」。宇宙中的一切都會有成毀,這成毀的背後,必然有某種力在作用。我將這種力做了一個分類,一是創造之力,一是維持之力。創造之力是「無中生有」的力,維持之力是「有得以繼續有」的力。前者我稱之「乾元」,後者我稱之「坤元」。這些字詞是取自周易。

「天地」為體,「乾坤」為用。這就是宇宙之根源。

這並不是說,宇宙真是照我的這套理論而生,我的理論只是提供了一種可能性,況且這並非它的目的。哲學和科學之差,便在這裡。科學解釋這個世界運行的道理,哲學賦予這個世界運行的意義。雖然說是解釋和賦予,但這不代表哲學家和科學家說的都是真理。好的思想必然是可證成的。任何一種理論都不過是一種信念,信念要透過實踐才能得到認同。對於一個哲學家而言,縱使他的說詞再怎麼荒謬,只要能夠替抱有此信念的人帶來幸福,那就不能說他是個壞的──頂多是「可議的」──哲學家。

我雖然套用了很多儒家經典的字詞,但在本質上嚴重的扭曲了原意。這畢竟不是經典詮釋,這只是我個人的理論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ritti 的頭像
    vritti

    VRITTI

    vrit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