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儘管我的戀愛經歷並不順利,儘管它給我帶來痛苦、憂慮和絕望,儘管我想早點脫身,可是我內心裡對愛情的價值卻一值深信不疑。人們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企圖沖淡、扼制、抹煞──簡單說吧──貶抑愛情,這些我都聽進了,但我仍然不罷休:「我明白,我都明白,但我還要......」,在我看來,對愛情的貶低只不過是一種蒙昧主義觀念,一種貪圖實惠的鬧劇。對此,我要針鋒相對地標舉實在的價值,充分肯定了愛情中那些有價值的東西,愛情中所謂「行不通」的因素也就算不了什麼了。這種執著便是愛情的示威,在人們七嘴八舌地大談別出心裁的愛情、更加巧妙的愛情和不動感情的愛情種種「奧妙」的吵雜聲中,可以聽到一個更加持久執著的聲音:這便是戀人的聲音。
目前分類:集──不盡長江滾滾流 (102)
- Nov 23 Sun 2008 01:36
斷章 - 【肯定肯定】
- Nov 23 Sun 2008 00:18
斷章 - 【自遣自懷以自high的過於高雅傷痛】
對不起,插個嘴,說點風涼話。不過,這風涼話倒不是針對這次的「反戰」(?)活動,而是講我對台灣「社運界」的一個基本觀感。所以,請別誤會或生氣。
我這個觀感,和我對英國社運的觀感,可說正好相反。可能因為它們是蠻夷之邦,政府相當野蠻,所以,社運文化似乎也被「訓練」得比較成熟。不過,這畢竟只是我的一個感覺而已,倒不是說台灣社運「統統一定就是這樣」。如果你跟我沒有同樣感覺,那就算了,千萬不要抓狂,不要說我崇洋媚外。
說來話長,言而總之,總而言之,簡單說,我看到台灣社運有底下這些問題:
- Nov 22 Sat 2008 17:35
斷章 - 〈中山橋之役〉
- Nov 22 Sat 2008 02:10
海若 - 【不慍?】
陳雲林訪台期間,警方將陳雲林行經路線劃成多個勤務區,各區設有指揮官,指揮官層級為分局長層級(或者因事件嚴重程度由更高階警官接掌指揮任務),亦即在新聞畫面中所看到對於公民的肢體接觸行為,通常是由指揮官下令才會發動。於是透過新聞畫面我們可以發現,不同的區指揮官有不同的決策行為,例如:上揚唱片事件是由北投分局局長決策;晶華酒店事件則是由松山分局局長決策。前者造成民眾恐懼甚至有違法之嫌;後者則被政府高層以執行維安不力解除區指揮官職務,改由警政署長進場指揮。
- Nov 21 Fri 2008 23:47
搜羅 - 〈尋找學弟妹──捍衛言論自由〉
- Nov 19 Wed 2008 20:22
海若 - 〈野草莓也可以當遊民〉。Torrent
- Nov 15 Sat 2008 11:46
海若 - 【殘酷且滑稽】。psybuster
最近很多想法在腦中輾轉而過,但是現在的我實在沒有辦法,能夠用很有系統完整的
思考方式去重新建構出一個有力的論述。簡單的說整件事情像刺一樣,因為以我愛嘴
砲的個性,在這情況往往想做出一些不負責任的發言。但是因為現在的我喪失了智力
- Nov 10 Mon 2008 22:42
海若 - 〈暴力、責任、學運〉。李丁讚
「圍城事件」引發警民衝突,到底誰應該為暴力負責呢?針對學生靜坐訴求,又該如何回應?
「民眾向警察丟汽油彈、排泄物」,是大家對「圍城事件」的主要印象,群眾先使用暴力也是事實。馬英九才因此譴責暴力,要民進黨負責。但蔡英文則認為,民眾之所以使用暴力,是國家逼出來的。是國家暴力在先,執政黨要負最大責任。但是,事實可能比雙方面所說的要複雜。這次警民衝突,是雙方暴力相互加乘循環的結果,雙方都有責任。
- Nov 10 Mon 2008 10:16
觀止 - 【故事就在我身邊】
今天夜晚人潮散去之後格外的忙碌....
我留在庶務組協助搬東西跟分類物品....
在深夜...
- Nov 09 Sun 2008 17:03
大論 - 〈1106行動聲明〉
我們是一群憂心臺灣混亂現況與未來發展的大學教授、學生、文化工作者和市民。我們看到了近日來警察不當執法、侵害言論自由,導致合法集會的民眾受傷等事件。我們驚覺事態嚴重—這已經不是維安有否過當的技術問題、更不只是政黨認同選擇的問題,而是暴力化的國家公權,對市民社會的嚴重挑釁和侵犯。我們為此感到擔憂,因此從11/06上午11點開始,聚集在行政院門口抗議。我們在11/07下午四點遭到警方驅離,我們現在改聚集在中正紀念堂,並發起長期抗戰。
- Nov 06 Thu 2008 08:33
浮光 - 【傅鐘】
- Nov 06 Thu 2008 02:24
邸抄 - 〈1106行動聲明〉
抗議警察暴力!捍衛自由人權!
從11月3日開始,中國海協會代表團來臺與政府簽署各項協定,同時在臺北各處,就陸續出現警方藉「維安」之名,對各類以和平方式表達不同意見者,進行粗暴的盤查、損毀、沒收、禁制、拉扯、驅離甚至拘捕。絕大多數遭致警察暴力相向的民眾,根本不曾靠近陳雲林人身,有的市民甚至只是路過、停留或單純拍攝記錄,即遭受上述對待。
透過媒體畫面傳送,我們驚覺事態嚴重—這已經不是維安有否過當的技術問題、更不只是政黨認同選擇的問題,而是暴力化的國家公權,對市民社會的嚴重挑釁和侵犯。所有彷彿戒嚴、罔顧自由人權與民主價值的管控鎮壓,連執政黨的國會議員都質問行政院長;卻只見身為最高責任主管的劉揆,仍在輕佻地詭辯和推責。實在令人既錯愕憤怒,又深感羞辱和不安。
- Nov 06 Thu 2008 02:15
斷章 - 【暴民活該】
街頭是弱勢者的傳聲筒 大多數的人 沒有媒體優勢 沒有政治資源
所以需要街頭
而上街頭 有時的訴求就不免與體制衝撞
- Nov 05 Wed 2008 14:50
斷章 - 【匹夫不可奪志】
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將於11月3日訪台五天,期間將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,簽署兩岸「空運直航」、「海運直航」、「郵政合作」、「食品安全」四項協議。雖然馬英九政府保證,陳雲林此行不涉「政治」,但事先馬總統無視台灣主權、自我降格為「先生」的稱謂,至今仍不透明的會談議程,已引起社會大眾的不安,憂心馬政府將因這些「民生議題」而讓渡台灣主權,犧牲台灣可貴的民主與自由。
我們認為,兩岸彼此認識,才能發現彼此的不同,但兩岸政府間的談判不論是何種層級,都需接受民意監督,議程需公開透明化。
我們要求具選舉民意基礎的馬政府,必須負起「守護台灣主權」的責任,在「事務性協商」時仍需落實對等、尊嚴,處理食品安全、經濟發展、三通直航,必須先確保國家安全、台灣人民福祉為優先。
- Nov 05 Wed 2008 14:35
海若 - 【是可忍孰不可忍】
- Nov 05 Wed 2008 14:20
掠影 - 【恁祖媽是台灣人機車隊】
- Nov 05 Wed 2008 14:12
掠影 - 〈台灣年輕世代九問陳雲林〉
- Nov 01 Sat 2008 14:37
蒐羅 - 〈在這裡向所有好朋友請求〉。豪哥
我有個提案,因為時間緊迫,我希望不是討論,而直接進入行動的層次,答案是要或不要。
昨晚一位朋友,一個不會美食料理的女性友人,她呼籲我一起組織一隊「恁祖嬤是臺灣人」機動車隊,我決定加入,並在此希望所有的好朋友能陪我一同攻進臺北國。
- Oct 29 Wed 2008 17:50
笙詩 - 〈蓮與玫瑰的對話〉。古嘉
其一
蓮說 先別期盼我的清高,你害怕我的泥嗎?
玫瑰說 先別欽慕我的風情,你接受我的刺嗎?
- Oct 28 Tue 2008 01:06
笙詩 - 〈春日〉。李商隱
春日在天涯,
天涯日又斜。
鶯啼如有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