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種偉大的發明。
人們藉著它得以把可憐的都市生活過得像齣煞有其事的音樂劇。
目前分類:記──樓頭殘夢五更鐘 (272)
- Nov 22 Thu 2007 18:33
雋語 - 隨身聽
- Nov 21 Wed 2007 13:49
狂想 - 政客
群眾選舉政客,而政客如實反應了前者的無知;政客操作國家,而政客直接承擔了後者的無效率。
正因為這樣,我們把辱罵的對象從國家和群眾轉移到政客身上,就這點來看,政客無疑是穩定社會最重要的一群。
- Nov 17 Sat 2007 22:45
沉吟 - 小論文
為了應付人文營的經典閱讀以及徐聖心的國文課,我個別寫了一篇小論文。前者名為《經濟學跨領域分析──以泛道德主義為嘗試》,後者叫《孔門哲學對當代青少年的意義──以論語學而篇第一章為例》。為了交差了事而寫作真的很不舒服,雖,而我對結果十分不滿意。即使屏除了經驗、學力、時間、材料的不足,還是不滿意。
我相信我設定的這兩個題目還不算太差。當初對題目的考慮有三:新、窄、中。新求主旨、窄求範圍、中則求切合我的核心思想:儒家。可惜的是,在寫作的過程中,深深感到力不從心。要闡釋儒家的思想很容易,要對一個時空情境進行分析批判和建議也很容易,要將兩者連結在一起也很容易,但要連結得有意義有價值,難。這樣的意義與價值要有其應用性、可塑性、包容性,更難。
- Nov 12 Mon 2007 19:45
壓力
最近壓力很大,感受得到壓力,那是無能的表徵。只有無能的人,才會受到壓力的迫害。這不是說那些優越的人沒有壓力,他們的壓力更大,只是他們懂得管理──那是他們所以優越之處──管理壓力。你能管理壓力,那壓力將不足困擾你,更罔論迫害。
在會議的時候,我都不太喜歡爭辯,這樣說不太妥當,應該說在進行一場任務性會議的時候,我會習慣寡言。因為沒什麼好爭的,團體中自然會出現對立、會出現矛盾、會出現妥協、會出現和解。臥虎藏龍者到處都有,除非是與會人士的素質已經爛到一種極致,要不我其實無須強出頭,協調的工作自然有人可以做得比我更好。結論如何如何也無所謂,既然在要做什麼上大家都有共識,何苦自視為雖千萬人無往矣的先知?反正不管是左傾右傾,都無損於我的堅定信念(誰叫我走的是第三條路),又怎麼走都殊途同歸,而所謂的利益又是只能靠自己去撿,那服從多數尊重少數,何樂而不為?即使有的時候不免要捍衛一下自己的立場,但那也是儀式大於實際。所以我的調調是:「這裡有一個想法,大家要也好,不要也無所謂。」
- Nov 10 Sat 2007 14:57
呼告 - 很好的朋友
就讓我們打勾勾
然後永不放手
- Nov 10 Sat 2007 14:26
沉吟 - 愛的辯證
大頭寫:「相愛是不怕麻煩的精神實際的體現。」有些話聽人講來還真是有些彆扭,不過如果形諸書面,那效果就可以是心有戚戚焉。
天平的兩邊永遠是不平衡的,這種關係叫做辯證,辯證的原意是否定,我很喜歡濫用這個詞,總覺得拿它來描繪一個人的心境很是傳神。故此(gut!?),節錄洛夫〈愛的辯證〉:
- Nov 07 Wed 2007 23:55
此情可待成追憶
有一個朋友不喜歡看別人的網誌,她說那會引起許多不必要的誤會,七上八下的。
今天看了別人的網誌,很能體會那種七上八下的感覺。別人的網誌裡有個人,而那是我嗎?還是不是我呢?就當作是吧!再慘也可以是個美麗的錯誤。
- Nov 05 Mon 2007 19:15
鴆思 - 呵呵
發現別人經歷了自己曾經經歷的困境,有些痛快,也有些不捨,還有些惆悵。只有當別人親身體會過後,才能明白當時你的感覺。一個過去不懂的人懂了我過去的無奈,所以痛快;那無奈很沉重,善感的人不該受到這樣的催折,所以不捨;即使別人懂了,可是過去都過去了,只是當時已枉然,所以惆悵。
曾經說過的話被別人說過了,那末,以後就不能再說了。
- Nov 03 Sat 2007 20:24
既孤獨又寂寥
明天,要開人文營和民主營的會,雖然每次開會都很愉悅(當然也要忍受被ㄉㄧㄤ的滋味),但我已經感到疲倦。雖然如此,等一下還是得準備。
可是支持我的動力來源正漸漸消失。或者已經消失了,也或者從來就不曾存在過。
- Nov 02 Fri 2007 20:13
被知識異化的我
我不喜歡我和別人說明我的「哲學」的時候。
首先,說自己有一套「哲學」,這無疑是狂妄又滑稽的。再者,當你正口沫橫飛時,總是會擔心:別人一旦讀過你讀的書之後就不再會對你露出欽佩的眼神──儘管這種欽佩往往是以迷茫的形式出現。迷茫會帶來敬畏,因為對自己感到不確定的東西抱持著敬畏的態度,乃是明智的策略;如果是這樣,那麼,他人之所以會「欽佩」,那也只不過是意味著你的口語表達能力有待加強罷了。
- Nov 02 Fri 2007 19:14
帥強
三點半和陳聰富照完相後(教授好可愛),就慢慢晃去法醫混壘現場還兩本《論民主》。
第一次來看混壘,醫學那邊的啦啦隊好大聲,我很好奇問了一下分數.......「五比三!?」而且是他們五我他們三!?法壘很強的印象瞬間破滅。
- Oct 30 Tue 2007 00:57
沉吟 - 不慍
「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」假若把這句單獨抽出來講,說話的人眼中應該要泛著微微的淚光。
而如果我們思考一下這個「知」的對象,再思考一下「君子」身為儒者的理想。那麼,我們可以發現──
- Oct 27 Sat 2007 01:16
沉吟 - 故事
我身旁的女生,背後,總是承載著一個個沉重的故事。
這讓我對於曾經對她與她所造成的傷害與困擾感到罪惡,雖然,她與她因為我而改變。這樣的改變並非我的本意,卻是好的。後來,她和她,讓我明白,我的存在可以是別人的依賴,我可以是重要的人。想起《英雄》中的兩句話......「你的心中只有天下!」「還有妳。」這樸素的辯證,在我的意識與潛意識不斷收束與開展。而我的意義就在這闢闔間閃爍。
- Oct 24 Wed 2007 06:20
鴆思 - 令人煩躁的汙點
接了法律營假案編劇的工作,開會卻沒參加,幫不上什麼忙。翹了堂軍訓之後,才發現原來下課前會點名。睡過頭,一覺醒來已經十二點十二分,黃昭元的憲法已經結束。修了黑格爾的哲學史,卻忘了繳交共同筆記,甚至連要上台報告也不記得(雖然這點連學長也沒記得)。
我不是個徹底的完美主義者,每一個汙點背後也都有順理成章的藉口,但是這令我煩躁。無能避免能夠是先避免的問題令我煩躁,尤其個問題會造成他人困擾時。哪怕那個他人對我重不重要。
- Oct 21 Sun 2007 00:31
害怕寂寞
我不喜歡寂寞。然而不知怎麼的,有時候──或者該說每隔一段時間──我的攻擊性、封閉性、排他性又會變得很強,在這種時候,我對生命的熱情會降到負值,而你很難要求一個對活者冷感的人幽默、溫柔、寬容、甚至微笑。
所以在這種時候,我只能選擇自我放逐。偏偏這個時候的我最最感到寂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