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汀陽在《觀念圖誌》裡寫到,詩人說:「我是怎麼樣。」好一點的詩人說:「人類是怎麼樣。」最好的詩人說:「這個世界是怎樣。」
我認為這不只是評價詩人的標準,也是評價藝術家的標準。
目前分類:說──拔劍四顧心茫然 (64)
- Feb 10 Sat 2007 16:28
雜文 - 美、藝術、藝術家
- Feb 06 Tue 2007 16:28
雜文 - 孔子說不要裝熟
昔賢曾云:「天不生仲尼,萬古如長夜。」有這麼嚴重嗎?這我倒不以為然。可是孔子他的偉大,這我卻是相信的。
有一個人,他曾問我:「孔子偉大在哪?」面對這個理所當然的問題,我竟顯得有些不知所措,只好用三言兩語的敷衍過去,他對我的回答不甚滿意,而我也把這個大哉問就此銘記在心。思考了良久良久,我好像有些懂,又好像有些朦朧。
- Jan 01 Mon 2007 16:27
格義 - 君子務本
這個宇宙不斷的在變化。
這變化有法,名之理。這變化有力,名之乾。這變化有質,名之坤。這變化有本,名之道。乾依理流轉運行,所以有創造,這就是「大生之德」;坤依理流轉運行,所以有維持,這就是「廣生之德」。乾與坤彼此互通,於是這個宇宙有變化,而這變化又是日新又新,所以形容為「生生」,變化不斷,所以形容為「不息」。
- Oct 14 Sat 2006 23:42
論衡 - 倒扁事件
一次事件,一次評論。
我對於此事件其實並不關心,認知也不深刻,在這種條件下所發表的評論,恐怕沒有什麼建設性,但,我想我必須嚐試。
- Oct 08 Sun 2006 16:23
想爾 - 權力的戰鬥
人活在這個世界上,一切的行為都可以用趨利避害這個原則來解釋。而每一個人,都會有著能夠影響別人的力量,我稱之為權力。權力可以有很多形式,可以是暴力也可以是魅力,但權力的本質是不變的:透過影響別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。
在政府還沒有出現以前,整個世界是毫無秩序可言的。每個人的先天條件各有高低,而後天環境也不盡相同,這導致了每個人擁有的權力,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程度上,並不一致,也因為每個人擁有的權力並不一致,所以,會出現強者與弱者的差別。強者善於使用權力,而弱者反是。
- Sep 30 Sat 2006 16:19
想爾 - 感情的奴隸
很多人都是對愛這個字很是疑惑,他們總是愈研究,愈覺得其中的奧妙與難解。
我覺得沒有那麼複雜,這種事可以很單純。
- Aug 05 Sat 2006 16:17
格義 - 龍生九子
龍生九子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嘗試。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嘗試。我嚐試將孔子以及儒家的政治哲學劃分成九個原則。
這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,完全是衝著「龍生九子」這句話而來的。XD
- Jul 30 Sun 2006 16:34
雜文 - 孔子說傳承
雖然我堅持,可是真正覺得孔子這傢伙很有趣的人,真的很少。或許也是因為這樣,我才崇拜他。這背後的邏輯很簡單:就是要跟別人不一樣。
孔子在政治上是個保守主義者,他的這個身分讓我困擾了很久,總是覺得這與我對改革的狂熱有些格格不入。但,也是在最近,我開始把我的狂熱轉移到保守主義上,這真是個很有趣的現象。保守主義反對任何主義,而我卻欲圖奉其為我的主義;保守主義反對任何狂熱,而我卻把它加諸於我的狂熱。
- Jul 27 Thu 2006 23:37
格義 - 儒道墨的超越
人活在現實當中,難免會有心物衝突。
心指意識,物指意識所感應的對象。當物的變化不合乎心的預期時,心物衝突就會發生。
- Jul 21 Fri 2006 23:39
雜文 - 經典與重新詮釋
我現在的心情有些矛盾。不想太早定型,因為那將帶來思想上的侷限性;可又覺得定型是必要的,因為那將維護思想上的一致性。這讓我感到兩難,畢竟,我不是孔子。
按照往例,我得找出第三條路。
- Jul 05 Wed 2006 23:42
想爾 - 趨利弊害
每門學科都有些簡單的前提,那就是所謂的公設。公設並不保證絕對,與其說公設是一種知識,不如說是種常識,如果要更貼且一點,應該說:公設是一種信念。所有的學科都是建立在這種信念上。
而我的信念就是:所有人都是趨利避害的。我所謂的利,乃是指快樂這種效益,如果做某事能帶給「我」快樂了話,那我就能說這某事對我而言是有利的。帶來的(快樂)效益不必然要是「現在」能立刻享受,也可以當作替「未來」做準備。舉個膚淺的例子,我們現在選擇用功讀書,是因為我們認定,只要擁有好成績,便可以進入好學校或是科系,進而得到好工作,而這便保證了好收入,好收入可以買好商品甚至好服務,有了好商品和好服務,我們就能享受到快樂。所以,用功讀書這件事是有利的──即使這件事本身不見得會帶來及時的快樂。
- Jun 10 Sat 2006 23:42
論衡 - 爆料與禮教
我厭惡爆料,那是種不負責的行為。
存在主義喊出了一個早該被重視的口號:自由即責任。詭異的是,如此自明的一件事,卻常常被忽略。我們提出了批判,這是我們的自由,我們就必須為其負責。當我們意欲指出一個人的不對時,我們必須指出他是怎麼樣的不對,是做的時機不對?還是做的方法不對?抑或,根本就不該做?這是一種負責的態度,表示說:我今天對你提出批判,不是我不爽你,乃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事。而不是把所有的原因都歸於「不可告人」的密報者,彷彿只要拿出了密報者這一法寶,所有的舉證責任都可置之不理。
- Jun 03 Sat 2006 23:50
想爾 - 君子與小人
這個世界,有著兩種人,一種是君子,一種是小人。
但,有請注意,我們不應該用單純的二分法來為這個世界做分類,與其說有這麼迥異的兩種人,還不如說──不!應該是:還不如這麼想像──每個人心中都有著這兩種成分,一種是君子因,一種是小人因,此二因人人皆有之,只是比例各有不同。而什麼因導致什麼果,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世界,有著君子,也有著小人。
- Apr 29 Sat 2006 23:58
雜文 - 精神上的力量
我要的是力量。不是那種物理上的力量,是精神上的,我親愛的他者,是精神上的。
是那種讓尼采瘋狂的力量。
- Apr 22 Sat 2006 23:59
雜文 - 既來之則安之
這是儒家千年來的智慧。或許,應該說是公羊家的智慧比較貼切。
有些事我們不能做主,那是「緣」;有些事我們應該去做主,那是「分」。
- Apr 08 Sat 2006 23:59
格義 - 皇極與周易
我熱愛生命,到不是愛生命所帶來的樂趣,而是愛生命這個過程。
藉著生命,我得以成為永恆的一部分,雖然我一直說要與時空的無窮來對抗,但我的生命,本身就是其一部份了!無以對,何抗之有?
- Apr 04 Tue 2006 00:01
論衡 - 百年大計先從文化始
文化政策很難有個具體的內容,縱使有,也難以用一個客觀的標準去評斷它的效果。尤其文化政策的對象是那些最難伺候的文化人,簡直就是吃力不討好,也難怪沒有人想提文化政策了。
不過,當近政府至少做了一個嘗試,亦即將文化暨體育部納入政院的編制當中,這讓文化政策的運作有了個中心。
- Mar 06 Mon 2006 00:02
想爾 - 閱讀與創作
讀者與作者是一體兩面,當我們在閱讀時,我實際也在創作。
為什麼呢?因為人類的侷限性與主觀性;當我們說話的時候,就是在試圖將我們心中抽象的思想具體化,希望透過符號的排列組合,來讓他者能夠了解我們心中的思想。